查看原文
其他

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.1《三步四则混合运算》微课视频辅导+练习

点右边关注我→ 绿色圃四年级资源 2021-08-08

(视频最大化,横屏观看,视觉效果更佳哦!)


电子课本


课后作业

一、填空题。

1.在计算(200 36×47÷44时,先算(   )法,再算(   )法,最后算(   )法。

2.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四则运算。

3.650320÷80,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,先算减法,那么必须使用括号,算式是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)。

二、判断题。

1. 0除任何数都得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2. 1859753的差,积是多少?列式是:185×9753         

三、列式计算。

1. 6000除以5935的差, 商是多少?

 

2.725加上475的和除以25,商是多少?


答案:

一、1.   

2.     

3.650320)÷80

二、1.×  2. ×

三、1. 6000÷(5935)=250

2.725475)÷2548


教学设计

第1页,例1、试一试,课堂活动。

u      教学目标

知识与技能:

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,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。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。

过程与方法:

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,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情感与态度:

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,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。

u      重点、难点

重点

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

难点

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,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。

u      教学准备

教师准备:投影仪;多媒体课件。

学生准备:练习本;草稿本。

u      教学过程

(一)复习导入:

1.多媒体出示:

         87+23-38      125÷5×4

      师: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两道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?

设计意图:复习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,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。

2.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页例1情境图。

师:四年级的手工兴趣小组同学,都在忙着做灯笼,从情境图中,大家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?

学生汇报:一共要做200个;4天做了80个,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?

师:怎么理解“照这样计算”呢?

学生交流讨论,明确“照这样计算”就是按照每天做多少个的意思。

设计意图:通过师生的交流,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的隐含信息,养成解决复杂问题前进行仔细阅读分析的习惯

(二)探究新知

1.师:问题让我们求出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?要想求还剩多少个?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?

明确数量关系:一共的-做好的=还剩的[板书]

师:从刚才找出的已知信息中我们知道了数量关系中的哪些内容?哪些数量不能直接知道呢?

两人交流讨论:建立知识联系200个就是“一共的”。“做好的”和“还剩的”是不能直接指导的数量。

师小结:“还剩的”是我们要求得的结果,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,就需要把“做好的”想办法求出来。

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分析思考,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,在交流讨论中突出本节课的重点。

2.解决问题

(1)小组讨论:

根据已知条件,如何求出“做好的”灯笼数?

(2)汇报交流:

要想求出“做好的”就是求出7天已经做好多少个,题目已知4天做80个,那么就要先求出每天做多少,7天做好多少个就解决了。

(3)独立尝试列式表达

①同桌交流,统一结论。

②验证:列式是否表达出用“一共的-做好的=还剩的”?

3.尝试计算,说明运算顺序

学生板书,集体订正。

设计意图:通过小组合作学习,将本节课的难点进行梳理,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计算的本质。



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